(视频由乌兰察布市农牧业局提供)
最近,中国薯都乌兰察布喜讯不断:产于四子王旗的“中加”系列种薯销售创新高,从今年1月份开始日均出售300多吨;商都县“希森薯业”选育的“希森6号”,今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位于察右前旗的“华颂种业”目前收集保存全球马铃薯核心种质资源1000余份,育种中间材料和实生种子材料400万份,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奠定坚实基础。
希森6号马铃薯。
【资料图】
希森6号马铃薯薯花。
中国薯都乌兰察布市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大任务”为统领,以“五大经济”为抓手,围绕“麦菜薯、牛羊乳”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特别是实施了马铃薯良种繁育提升行动,开展马铃薯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先后建成了内蒙古马铃薯科学观测实验站、引进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建设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首席专家工作站、牵头组建了内蒙古马铃薯种业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马铃薯国家级创新平台。
林团荣正在查看实生籽苗出芽情况。皇甫美鲜 摄
这几日,气温回升,乌兰察布市农林科技研究所马铃薯研究室也忙于马铃薯实生籽育苗,记者跟随研究室主任林团荣来到温室大棚里,目睹了大棚里的育苗细节,3行育种盘从东到西排列着,上面严严实实地覆着地膜。只见林团荣蹲下身,用右手轻轻掀起地膜一小角,她兴奋地说:“看,实生籽出苗了!”只见芽苗仅有1厘米的样子,十分纤细;林团荣介绍:“马铃薯实生籽仅是芝麻籽的六分之一大,育苗环节非常精细,催芽、覆土厚度、温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温室大棚里育了180个杂交组合,意味着可能有180个新品种。” 林团荣还说:“ 近几年在金黎平老师的指导下,围绕种业核心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经过近10年的研究试验,我们自主选育的抗旱、高产、抗病、高淀粉马铃薯的新品种‘蒙乌薯’1到6号,已进入登记推广阶段。今年我们选育的其它20多个优良脱毒高代品系,在6个示范旗县进行布点试验。”
好的品种,需群众认可,更需市场认可,推广成了关键。该市在提高繁育能力上,支持中加、希森、民丰、华颂等种薯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鼓励建设种业创新联合体创建马铃薯“种子工厂”,推进察右前旗、四子王旗等国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种薯繁育能力。
由此,龙头企业你追我赶、奋力争先!截至当前,“希森6号”品种已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近2000万亩,带动了数十万薯农实现增收致富,成为国产马铃薯品种的领头羊。希森马铃薯集团生产总监屈海东说:“ 当前,希森耐盐碱育种、航天育种等新研发方向已见成效,储备待推广马铃薯新品种近20个,包含早熟鲜食、高淀粉加工、抗旱、抗病、耐盐碱等各类专用型新品种。”
中加系列种薯。
种薯销售火爆。
内蒙古中加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研发出马铃薯新品种15个,已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有11个,完成新品种权保护4个,获得授权专利21项。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广晶说:“ 在近日召开的第14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上,我们公司的商品种薯销售总额排名全国第四。中加系列种薯销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面积达40万亩。”
研究人员正在育种掐尖。
研究人员在组培室工作中。
微型种薯。
还有内蒙古民丰种业有限公司目前引进鉴定马铃薯资源材料600余份,建立马铃薯资源库一个,现正在实现数字化,目前自主选育品种“民丰红”已通过品种登记,“民丰12号”正在登记中,每年推广种植面积达10万亩;华颂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迎头赶上,目前已选育出“华颂”系列新品种80个,通过授权使用方式,种薯推广销售遍布全国各地。
据悉,乌兰察布已形成从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温网室微型薯生产到原种繁育的完整体系;全市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40万亩,成为全国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全市脱毒种薯种植比例达到100%;全市现有中加、民丰、希森等种薯企业16家,组培室面积9.96万平方米(面积全国第一),网室面积达到4146亩(面积全区第一),气雾培面积123亩(面积全国第一),具备了年生产脱毒苗10亿株、微型薯20亿粒的能力。2022年生产脱毒苗2.6亿株、微型薯3.8亿粒、原种12万吨,生产的种薯除满足本市需求外,还销往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种薯销售份额约占我国6%。(图片除属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 皇甫美鲜 新闻编辑 徐跃)
关键词: